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聚焦“田间党建”锻造农村党员队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
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5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36

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月26日电(记者刘锡菊)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坚持党建赋能破题,探索推行组织向田间组建、力量向田间汇集、资源向田间下沉的“田间党建”新模式,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进一步锻造乡村党员队伍,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。

强化组织联建,筑牢“田间堡垒”

聚焦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,进一步规范基层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活动,推动党支部工作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。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,深入开展“局村共建、村村联建、村企联建”,推动“党群部门进软村、经济部门进穷村、政法部门进乱村”,区直机关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建立49个联合党支部,打造了哈拉新村、敖宝村等一批“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”产业特色示范片区。雅尔塞镇建立了以哈拉新村为中心的“红色同心结”党总支,为各村搭建互联、互通、互助、互促的平台,党员带头发展庭院经济,通过统一供种、播种、管理、采摘、销售、结算,实现了“强村带弱村、能人传帮带”。敖宝村创新“镇村联动”发展模式,成立“五村联建”党总支,构筑共和镇、敖宝村和胜利、共和、长兴、隆胜四村的“1+1+4”抱团发展格局,实施组织联建、资源联享、产业联谋,打造千亩鲜食玉米示范田、百亩芍药花观光基地和百亩桑葚采摘基地,2024年敖宝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。

实施多元培育,锻造“田间队伍”

健全落实发展党员机制,突出政治标准,严明工作程序和纪律,源源不断把真正关心关注关爱农村的返乡创业人员、优秀大学毕业生、致富能手等各方面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,2024年共发展农村党员50名,占全区发展党员总数的46.7%。同时,聚力人才专业素质培养建设,以多体系、多角度的培养方式,多部门、多层级进行多元化人才培养。以烤肉、讲解、民族文化为切入点,共培养150人。通过举办乡村振兴“兴农人”擂台赛,搭建交流平台,让来自全区各乡镇的九位“兴农人”代表轮番上台,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,分享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自身经验和先进做法。经过激烈的角逐评选出一等奖1名,二等奖2名,三等奖3名,优秀奖3名。举办“冬闲人不闲、巾帼致富忙”达绣培训班,为64名妇女培训达绣技法、伴手礼设计等内容,实现群众居家就业增收。梅里斯村依托烤肉文化展览馆和旅游纪念品展销馆,集中售卖菇娘、菌菇、蜂蜜等特色农产品,带动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。

注重统筹融合,汇集“田间资源”

深入整合土地资源,把零碎撂荒土地整体发包,打造了鹅鹅鹅民族风情度假村、笨笨福生态农庄,将规划设计零散耕地变为千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、百亩盆栽苹果采摘园,形成自然风光、民族民俗、美食体验、果蔬采摘、休闲垂钓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。充分盘活闲置资源,引进了力汇乐园、卓越旅程营地咖啡、阿木勒风情酒店等项目,用市场化的力量来推动旅游业发展,确保乡村旅游有活力、有潜力、可持续。积极打造黑龙江省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、卧牛吐镇教育实践基地、莽格吐村“红石榴”项目保护传承基地等一批集文化旅游、理论研究、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实践基地。开展库木勒节、冬捕节、赏荷节等特色节庆活动,承办全省第六届旅发大会梅里斯系列活动,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45万人次,在22家中央、省市主流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报道162篇,浏览总量超400万次。(完)